-
-7 20
-
与世界著名的船公司密切合作,为客户提供集装箱运输(FCL),散货拼箱(LCL)至世界各港的海运服务。
空运
利用深圳、香港、广州三大空港的国际航班密集的优势,提供几十家国际知名航空公司直航及中转世界各地的空运服务。
孟加拉国国徽中间为国花睡莲,花下为几条波浪线,代表水路和港口对国家的重要性,两边由稻穗组成的花环和顶端的三叶黄象征国家的最主要的农业作物,上端均匀排列的四颗五角星象征远大的社会和经济抱负。 【标准时间】 同北京时差:-2.00;格林尼治时间+6 小时[2]
编辑本段国家历史
近代
为印度次大陆东北部一历史地区。濒临孟加拉湾。现分属印度西孟加拉邦和孟加拉人民共和国。8~12世纪由信奉佛教的巴拉王国统治;11~13世纪受印度教统治者管辖。后又成为伊斯兰教国家的中心。18世纪被英国占领后,成为向全印度扩张的基地。1904年孟加拉曾被英国殖民政府分割成东西两部,1947年印度独立。孟加拉分属印度和巴基斯坦。
独立前
巴基斯坦独立后,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教派间的矛盾退居次要地位,两翼间出现裂隙。巴基斯坦运动是以西巴为核心发起的,因此这里形成为国家政治重心。东孟加拉处于不利地位。东孟加拉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来就比西巴落后,在一段时间里国家领导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没有采取两翼平等的原则。东孟加拉人民为实现民族自决权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尽管从60年代起中央政府为解决两翼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作了若干努力,但效果甚微,东翼落后的局面未能扭转。 1966年 3月,人民联盟领导人谢赫·穆吉布·拉赫曼(1920~1975)提出著名的“六点方案”,主张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除负责国防和外交外,应把其他权力移交给地方政府。 1970年12月,巴基斯坦举行议会选举,人民联盟在中央和东巴省立法机构均获得多数席位。然而,直到1971年 3月各主要政党未能就国家宪法体制和政府机构组成问题达成协议。同时,东巴各阶层人民举行大规模的抗议集会和示威游行。3月25日,各政党会谈破裂,形势急转直下。当晚军队采取镇压行动,逮捕拉赫曼。东巴人民立即以普遍的起义作为回答。从此开始长达 9个月的内战。 印度则开始筹划以战争手段支持孟加拉国独立以肢解巴基斯坦。11月21日,印军在苏联的支持下,大举入侵东巴基斯坦,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12月,战争扩大到西巴基斯坦,发展成全面战争。12月7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决议,要求印巴双方停火和撤军。印军仍持续大举进攻,于12月16日攻占达卡,东巴驻军无条件投降。1972年1月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巴基斯坦总统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释放了被以“叛国罪”逮捕的东巴人民联盟领袖穆吉布·拉赫曼,后者就任孟加拉国第一任总统。
- 评论(0)
发表评论 TrackBack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